【https://www.ytyaosen.cn--一分一段】

 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精神,并研究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举措。以下内容由思而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员干部学习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您!

党员干部学习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一】

这次大会,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和对成都工作的总体要求,科学谋划成都新一轮发展的战略路径,系统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中心城市,怎样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重大问题。

在这次党代会召开前的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在成都发展的重要关头,省委书记王东明对成都寄予更高期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省委省政府对成都发展格外看重,寄予厚望,王东明书记先后40多次到成都调研考察,提出了“继续一马当先,发挥首位城市带头引领辐射示范带动作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为带动全省创新发展的引擎;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城市经济综合实力;推动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科学发展水平;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努力提高民生福祉;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持续用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等一系列重要要求,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具体部署中,展现出对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进程寄予厚望,也充分体现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怎样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如何在具体实践中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员干部学习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到任成都当天,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有两条清晰的脉络可循——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对成都的城市能级是一次全方位的提升,对成都的发展方式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对成都的治理体系是一次全方位的重塑,对成都人民的生活品质是一次全方位的提高。完成好这“四大战略任务”,必须加强对标学习、加强规律研究,以新的理念和思路指导新的实践。

成都,是四川的成都,也是全国的成都,更是成都人民的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坚决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和对成都工作的总体要求,必须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价值追求贯穿到城市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才能更好地推动城市争先进位与人民生活品质改进提升相得益彰,真正把成都建设成为人才向往、市民热爱的幸福城市。

这,是一座城市面对人民的重托,发出的铿锵誓言。

党员干部学习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二】

今天,肩负着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的期待与厚望,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了,这是我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满怀高昂的政治热情,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这 次大会,是在成都发展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将系统总结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成就与经验,全面系统部署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和主要任务。开好这次大会,对于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思想新战略,认真落 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开放,聚力创新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而奋斗,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市 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砥砺奋进、接续奋斗,成都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 领全市人民,勇担历史使命,抢抓战略机遇,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顺利完成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 的各项目标任务。五年来,成都发展取得的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指引、亲切关怀的结果,是省委坚强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市委勠力 同心、持续奋斗的结果,是全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结果。

成 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既要坚定发展信心,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 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担当历史使命,自觉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工作大局下找准定位,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保持定力,科学 作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对成都的城市能级是一次全方位的提升,对成都的发展方式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对成都的治理体系是一次全方位的完善,对成都人民的生活品质是一次全方位的提升。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责任。旗帜就是方向,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来对表看齐、统一行动,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增强政治定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不辜负中央和省委的信任和关怀,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待。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树立更高标准,担好历史使命。成都是四川省会城市、首位城市,承载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担负着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时代重任。中央和省委对成都发展寄予厚望。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治蜀兴川总体部署,提高谋划工作的站位和境界,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 略、主动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主动服务省委“三大发展战略”,抢抓历史机遇、积极奋发有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发展,努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 家中心城市,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坚定发展新理念,开创发展新境界。“建 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中心城市,怎样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摆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面前的重大历史课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刻把握经济 发展规律、城市发展规律、现代市场规律和管党治党规律,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国 际影响力和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市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发展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事业成败,关键在党。我们必须严格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断提高管党治党科学化水平,旗帜鲜明惩治腐败,持续用力正风肃纪,坚决有力刷新吏治,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执政骨干队伍。

不忘初心,奋勇前行。我们坚信,全市人民将在新一届市委带领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一定会谱写成都发展 新辉煌。我们坚信,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各位党代表,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行使权利,积极履行职责,发扬民主、畅所欲言,一定会为成都发 展新征程描绘好蓝图、制定好路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一定能开成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大会,载入成都发展的光辉史册。

党员干部学习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三】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了范锐平同志代表中共成都市第十二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大会批准这个报告。

大会对报告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报告确定的“深化改革开放、聚力创新发展,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而奋斗”主题,贯彻中央精神,体现省委要求,符合成都实际,顺应全市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治蜀兴川总体部署和对成都工作的总体要求,为立足新的起点实现城市永续健康发展、奋力开创治蓉兴蓉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指导和推动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报告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始终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首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主动在发展理念、发展思想、发展战略上向党中央对表看齐,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在成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报告具有鲜明的坚定性,始终坚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不动摇,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规律、城市发展规律、现代市场规律和管党治党规律的认识,全面回答了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中心城市、怎样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战略课题。报告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重视以市民需求为根本取向、以市民满意为根本标准,推动城市争先进位与人民生活品质改进提升相得益彰,全面提升市民的获得感。报告具有鲜明的连续性,始终坚持从确保成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出发,继承和发扬历届市委探索积累的好做法、好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成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大会充分肯定十二届市委的工作。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勇担历史使命,抢抓战略机遇,砥砺奋进、接续奋斗,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双向开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城市现代治理迈出新步伐,政治生态发生明显变化,顺利完成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成都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为成都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五年来探索实践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对成都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当继续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大会同意报告提出的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大会要求,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成都工作,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省委 “三大发展战略”和对成都工作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遵循规律,稳中求进,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而奋斗。大会指出,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通过五年努力,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全方位变革发展方式、全方位完善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质,努力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城乡统筹示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现代化国际城市、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引领和推动成都发展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大会指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要围绕大局精准定位,保持定力科学作为,努力建设宜业宜居之城、创新创业之都,切实增强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文创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的支撑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影响力、辐射力和集聚力,不断开创成都发展新境界。

大会同意报告对今后五年主要任务的部署。强调要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构建四级城市体系,坚持 “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 “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络化功能体系,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实现城市永续发展,优化城镇功能体系和空间布局形态;构建现代化高品质城市设施体系,建成一批国际一流的文体功能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体系,充分发挥首位城市作用,积极推动五大经济区合作发展。要培育转换城市动力,形成以创新、改革、开放、人才为主的城市动力结构,全面加强创新供给能力建设,让创新创造成为成都永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以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谋划推进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牢固树立“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新开放观,以新开放观服务全省跨越发展、服务西部大开发、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牢固树立“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为优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和政策支持,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要坚持做大经济总量与提升产业层次互促共进,培育先进制造业新优势,推进差异化布局,促进集群化发展,实现企业梯队发展;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构筑现代农业新高地,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传承巴蜀文明,发展 “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扬城市之韵,固城市之根,立城市之品,铸城市之魂,让人文成都别样精彩,让人文成都享誉世界,让人文成都勇立时代潮头,让人文成都闪耀真理光辉,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要持续改善城市民生,提升民生净福利指数,铁腕治霾、科学治堵、重拳治水、全域增绿,努力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让大爱阳光照亮每个角落,让党的关怀温暖每个家庭。要加强和创新城市治理,以 “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

大会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增强 “四个意识”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提升党委领导和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的能力,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执政骨干队伍,着力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根本保证。

大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怀着对全市人民的炽热情怀、对城市发展的崇高责任,努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更加绚丽的成都篇章!

党员干部学习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四】

成都党代会报告,用全球视野和国际标准审视成都发展,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作为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水平的重要支撑。

成都早有这方面的考量,去年西博会期间成都就曾举办天府金融论坛,邀请一批知名金融专家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支招。

报告提出,成都将全面构筑现代金融产业集群和支撑体系,强化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加快发展新兴金融业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五大核心功能,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一枢纽”增加了两个字,由“综合交通枢纽”变为“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早在1993年,成都就被确定为西南通信枢纽,将其纳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利于发挥优势,加快建设高速、泛在、融合、安全、绿色的信息网络,打造“一带一路”的重要信息通信节点、数据中心、物流中心和国际信息港。

新理念

首提“生活城市”概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成都将这一理念全面贯穿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全方位变革发展方式、全方位完善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质,提出要建设“五个城市”——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城乡统筹示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现代化国际城市、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和谐宜居生活城市”为首次提出。报告专门描述了一幅画面: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盛景,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人民”一词在报告中出现了22次之多。成都市委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营造高品质生活环境,加大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健全就业、社保、住房等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民生净福利指数,让市民生活更幸福,让城市未来更美好。

新观念

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

根据大会提供的参阅材料,,成都经济增速均低于副省级城市平均水平、国家中心城市平均水平,规模不够大、增速不够快,成都尚未走出转型期。

实现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产业体系从传统产业主导向新兴产业引领转型,城市治理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需要新的观念。

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新开放观。

更全面,指推进城市、产业、企业和人才的全面开放,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更深入,就是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人才链,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协作;更务实,是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务实开放体制,不断把双向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报告还提出,要牢固树立“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其中,要加快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还要建立人才绿卡制度,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

新概念

成都要挖掘“天府文化”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

报告提出,要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这一点引发共鸣和热议。成都大学党委书记罗波说,“创新创造、时尚优雅、乐观包容、友善公益”概括出天府文化的内涵,也体现了成都的独特气质。

报告用一系列项目,为传承历史文脉、激发文化创造落实“抓手”——

将高水平建成成都中心、天府中心等城市文化地标,持续办好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创意设计周等文化活动,打造“非遗之都”“音乐之都”“设计之都”和“会展之都”;优化文创产业空间布局,构建文创产业集聚区和文创产业带,打造一批重点文创产业园区和文创特色街区,构建以音乐、文博、设计、动漫、影视等为重点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

党员干部学习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五】

——文化发展,要为推进四川“两个跨越”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在古蜀文明基础上,成都形成了更具特质的城市文化,已经成为成都最具鲜明底色和独特魅力的城市名片。这样的城市文化,也凝聚出这座城市创新创造、时尚优雅、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时代精神。

一座名城,因何而立?不仅在于其“硬件”的强大和完备,更在于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印记。有了城市文化的根和魂,所展现的“软实力”必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向世人散发着独特的吸引力。

省委多次就文化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强调文化事业的发展,重要的是要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覆盖城乡,惠及全省人民。要着力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推进四川“两个跨越”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成都,被誉为“天府之国”,是古蜀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孕育和积淀着思想开明、生活乐观、悠长厚重、独具魅力的文化气质。

历经2000多年发展变迁,今天的成都,既有现代都市的快节奏,又有休闲城市的慢生活;既有传统文化的优雅从容,又有现代文明的前卫时尚;既有崇尚创新的基因,又有兼容并蓄的气度;既有聪慧勤巧的秉性,又有友善互助的美德。

——在古蜀文明基础上,成都形成了更具特质的城市文化。这样的城市文化,历经各个时代天府之国的滋养,已经成为成都最具鲜明底色和独特魅力的城市名片。这样的城市文化,也凝聚出这座城市创新创造、时尚优雅、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时代精神。

去年5月17日,一辆救护车行驶到红星路下穿隧道时,遭遇车辆排行。危急时刻,排在前方的车辆自发往两侧挪动,硬是在狭窄的下穿隧道内生生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不到2分钟,救护车呼啸而出,奔向希望。如此温暖的一幕,随着多家媒体的跟进报道而感动全国,成都和成都市民友善互助的美德再次得以彰显。

其实,这样的温暖,在成都从不陌生。“撑伞妹”“百元爱心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梁益建”“20路排队现象”……这些无数次发生在蓉城街头巷尾的温暖瞬间就是对城市文明和成都生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注解。

今天的成都,世界500强云集,全球航线高达近百条,为成都带来了更多的现代文明和前卫时尚,各种文化交汇、时尚气息浓厚、国际范十足,成都的文化特色也更加多元和包容。

这几天,以“最萌外交官”大熊猫为主角的电影《我们诞生在成都》在北美热映,成都新版城市形象片同步亮相素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纽约时报广场,成都再次向全球展示它的独有风采。以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大熊猫文化为代表的特有文化,一直都在给成都带来“财富”。再过不到两个月,两年一度的国际文化盛宴——“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又将在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精彩上演。

以“非遗节”和“非遗之都”为代表,“音乐之都”“设计之都”“会展之都”的打造,彰显成都城市文化的特有现代魅力。

按照省委要求,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全省支柱性产业。成都在文创产业发展上大步迈进。

今年年初,一首《成都》火遍全国,刷爆各种社交平台,引发无数人“因为一首歌而恋上一座城”。《成都》的背后,是成都以音乐产业为代表的文博、设计、动漫、影视等为重点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蓬勃发展以及整座城市文化创造力的持续升温。

去年,成都音乐产业招商投资项目推介会上,15个音乐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金额达154亿元。今年,我市又和四川音乐学院启动共建城市音乐厅。明年建成后,将成为聚集音乐演艺、版权交易、音乐制作、创业创作为一体的音乐产业发展区。根据我市《关于支持音乐产业发展的意见》,预计到2025年,全市音乐产业年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音乐产业领军城市。

涵养城市文化,传承历史文脉,激发文化创造,共建精神家园——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西部文创中心功能,成都正加快向世界文化名城迈进。

本文来源:https://www.ytyaosen.cn/yifenyiduan/3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