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tyaosen.cn--一分一段】

全面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作用,进一步讲学校建设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2017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方案,欢迎大家阅读!

【2017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方1】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逐步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一工作,促进教育网络工作步入正轨,我校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教育目的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是教育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培养他们成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奠定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二、教育内容和基本要求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少先队工作计划的安排,在对学生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浅显易懂的政治常识教育,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有人民、有祖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情,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同时,有计划地召开学生家长会,让家长与学校、社会一起,共同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服务、学会创造。教导处、少先队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教育,良好品格的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三、教育方法和途径

教育网络要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养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文明习惯为重点和起点,引导学生知事、明理、动情、践行。同时要切实搞好“五爱”教育,并注意挖掘和发挥本地各种德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地相结合,在知事、明理、动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逐步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互联系的有效机制,不断巩固教育成果。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和班主任老师日常对学生的品行教育与引导,并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教育内容,使学生知事、明事,长大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社会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教育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每学期,我们将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校外教育队伍对学生开展教育,做到绝大多数学生离校不离教,并利用我镇二帝陵青少年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有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学校除健全家访制度外,每学年家长学校开班一次,每学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适时将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并进行经验交流。

四、教育的领导与制度建设

1、成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领导小组,由张继法、朱明勇、田晓荣、李晓瑜组成,并由张继法任组长。

2、建立健全制度。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网络领导小组会议,每月观看一次爱国主义影片,每学期聘请有关人员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或报告,班主任、科任老师每学期家访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做到重点学生重点家访。

3、加强校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在我校利用红领巾广播 、墙报、板报、读报栏等宣传阵地,努力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五、具体工作

(一)“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

1、做好上门家访工作

新接班班主任在接班一学期内对全班学生普遍进行一次家访,所有班主任一学期家访面达100%,每学期结束家访面达80%,科任教师按每学期家访学生人数不少于30%,并有记录。

家访前要作好充分准备,提高家访的质量,家访时既要肯定优点(每次家访前要为学生准备2~3个优点),也要指出不足,同时要有引导学生努力前进方向的具体措施。根据每次家访不同的目的,可采用不同的家访形式,如:报喜式、慰问式、教育探究式……

通过上门家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学习生活的环境,进一步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及爱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加教育;通过家访也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沟通教师与家长的心灵的桥梁,增进感情,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学效率。

2、进行多种形式的家校联系

(1)电话、书面联系等要做到经常性,学生有进步向家长报喜,学生有问题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向家长反映,多沟通,少告状。

(2)建立家校联系本,这是家长与教师联系了解学生在校、在家情况的最方便、最及时的一种方法。每周班主任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位学生,在他的家校联系本上用简短的话,写上该生最近在校的情况,让家长阅读了解后签名留言,及时地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

(3)发放家校联系单,每学期期中检测后,要求全校对每位学生发放期中家校联系单。

(4)每学期末填写成绩报告单,班主任对全班每位学生一学期的情况作全面的评价,写好谈心式评语。

3、建立“家长学校”、“家长会”制度

家庭教育要获得良好成效,家长的教育方法至关重要,而实际上,家长的素质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学校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形成对家长进行指导,使家长具有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

家长会由各班定期召开,一般每学期1~2次。

家长学校由学校统一安排,根据子女年龄特点和学校实际,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

家长委员会是使家庭教育更趋于规范性的必要组织机构,要求各班推荐出关心教育事业,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家长2~3名组成家长委员会,每学期活动不少于2次。

【2017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方案2】

创新德育工作,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使学校“时时成为创新之时,处处成为创新之地,人人成为创新之人”。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根据学校的环境、现状,以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为主题,以“小手拉大手”活动为平台,以 “新三好学生”和“优秀家长”的评选为措施,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教育创新工作,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立足实际,确立工作思路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父母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对教育孩子缺乏科学的、更好的方法,而且言行粗野、生活习惯不良,学生大多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把办学和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规范的教育来影响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然后家庭、社区反过来促进学校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合力。一方面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要求家长按学校的要求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另一方面动员学生做好家长的工作,让孩子对家长提出要求。久而久之,使整个学校、家庭、社区都形成一种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风尚。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因此,学校教育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深入。为此,就要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金色的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为教师成长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学生成才创设一个全面发展的空间”的办学思想和“立足实际、找准定位、自我加压、超前发展”的工作思路;从育人角度出发,突出了“尚德守纪、主动学习、全面发展、实践创新”的育人目标;从管理角度出发,确立了“育人为本、科研为先、激励为主、效益为重”的管理目标,提出了“三结合”教育的目标,进行积极的探索,使学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主动探索,创新管理机制

为了使“三结合”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首先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北董村书记、学校少先队、班主任及家长代表等。其次,将责任、任务层层分解,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楚,各负其责,分工合作。第三,围绕“三结合”的工作目标,学校制定并落实了《“小手拉大手”活动方案》、《新“三好生”标准及评选办法》、《家校联系制度》、《家长会制度》、《家访制度》、《“优秀家长”标准及评选办法》等一系列方案制度,形成了较完备的管理机制。

为了使广大教师对“三结合”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形成共识,学校领导小组多次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将各项方案制度进行了贯彻。教师们认为,“小手拉大手”活动以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坚持了德育工作与时俱进,体现了时代特点。

三、落实方案,开展有效活动

制度要在工作中落实,目标要在活动中实现,效果要在活动中加强。为此,我校紧紧围绕“三结合”教育的主题,按照方案要求开展了如下活动:

1、发放调查问卷,引导家长自律

调查问卷的内容由学校根据学生的普遍状况,以及老师针对自己班级的现象、学生的表现共同提出,如:学生在家表现、家庭情况、孩子在家的学习环境、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情况等。问卷针对家庭教育及学生中存在的不同问题,设计了不同的内容。这样在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同时也是对家长的一种引导,如,父母“是否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孩子的早餐情况”、家长对孩子 “作业的辅导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目的是要重 视家庭教育,加强对家庭教育科学的引导,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方式。此外,我们还诚恳要求家长对学校、老师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本学期共发放调查问卷4次,家长对学校这样的活动给予极大的支持,并希望学校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

2、利用评价卡,架起学校与家庭的桥梁

从起开展了“学生一周情况评价卡”活动。“学生一周情况评价卡”也可以说是一份“家校联系卡”。此卡是由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三个环节组成。评价卡的填写由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完成。内容包括学生一周来的到校情况、上课情况、作业情况、值日情况、行为情况等。填卡程序:每周一发放评价卡,周五各班利用班队会或周会时间,学生作自我评价,再由老师评价,老师及时地把学生在校的表现、行为及对家长的希望反应到家长那里,然后由学生带回家,家长签字,家长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情况及对老师的要求反应给老师。

这一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动作用,更好地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目的地进行改正。同时家、校之间及时沟通了信息,交换了意见,互相配合,共同教育,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教育的整体性。

3、召开家长会,教师家长面对面沟通

我校每学期开学初和期末都要召开家长会,主要内容一是各科教师介绍本学科的特点,应有的学习方法;二是教师对家长们提出一些要求,如:给孩子创造安静独立的学习环境、督促孩子讲究个人卫生、关心孩子的早餐、关心孩子的作业、教育孩子爱护自己的书本、在孩子的面前自律自己的行为等;三是给家长做关于“怎样科学地教育孩子”的讲座;四是对一学期学生、班级的工作总结,组织家长座谈交流,探讨怎样做一位合格的家长,并进行优秀家长的评选。

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谈学生的个性与进步、优点和不足,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的点滴成长,明白孩子在哪些方面还需关注和引导,谈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使家长真切的了解学生,了解了学校的办学思路,找准了教育孩子的切入点。

4、适时进行家访,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家访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补充。通过家访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家里的一些表现,获得对学生情况整体而全面的认识。一段时期以来,家访这个传统演变成了“叫家长”。因此,学校开展了“家访”还是“叫家长”的讨论,通过讨论,教师们要充分认识家访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家访中。全校教师做到了要主动家访,使家长能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工作,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七必访:经常迟到者必访、因事因病请假超过两天者必访、行为明显反常者必访、学习进步不大者必访、学习有明显进步者必访、经常不写作业者必访、不明原因不到校者必访。

学校要求教师家访时“多报喜,巧报忧”,明确家访的计划和目的,每次家访后要及时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达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记录下来。

通过开展家访活动,不仅使家长们感到了学校教师的认真负责精神,而且激发了广大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从而实现了共同育人的目标。

5、树评价标尺,促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和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在传承原三好学生评价方案的基础上,本学期我校开展了“新三好学生”的评选活动。倡导“在校做个好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勤俭自强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诚实守信道德规范的好公民”。从真正意义上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强有力的育人合力,优化了育人环境。

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注重引导孩子的纵向比较。具体内容是,好学生要做到:学习努力,成绩进步;爱护集体,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守规范;全面发展,特长突出;合作交流,团结友爱。好孩子要做到:生活自理,讲究卫生;孝顺长辈,承担家务;按时作息,生活规律;自觉学习,主动交流;勤俭节约,不挑吃穿。好公民要做到:遵纪守法,注意安全;爱护环境,不损公物;遵守公德,文明礼貌;参加实践,诚实守信;明辨是非,远离恶习等。

“新三好”的评选没有名额限制,实行合格达标制,使所有的学生在争创活动中机会均等,评选时以班级为单位,每月评定一次。评定时,首先是自我推荐,学生要对照“新三好”标准一一说明自己在哪些方面能达到好孩子、好公民、好学生的基本条件,其次由班主任认定,在认定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接受家长和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针对该生在校在家在社区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由全班同学根据互相监督情况表决,班主任老师确定。少先队对于评价全过程审核后,于每月初第一个星期一进行表彰。好孩子由家长根据孩子在家的表现给予认定,也采用综合性评价。好公民与社区结合主要是由他人监督在社会上的表现,比如不说脏话、能否维护社会环境、尊敬他人、帮助有困难的人、不损坏花草树木等。一学期内三项全部受到表彰后,便可以评为“三好学生”。自开展活动以来,我校共有200名同学被评为了“三好学生”

6、评选好家长,激励家长重视家庭教育

为了激励家长重视家庭教育,我校在每学期末都要进行好家长的评选,评选标准为:关心孩子成长、支持孩子的学习,在孩子面前自律言行、积极为孩子创造良好学习环境,能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支持学校的工作等。学校在“六一”期间对“好家长”进行了评选,共有39名家长获此殊荣。并在“六一”校园文化艺术节上为这些好家长颁发了证书和奖品。获奖家长表示这个活动的开展既是对孩子的莫大鼓舞,也是对家长的有力鞭策,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的工作,搞好孩子们的教育。没有获奖的家长也被受表彰的气氛所感染,他们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密切配合学校工作,从严要求自己,从细关爱孩子,争取在今后的活动中被评为好家长,为自己也为孩子争口气。这次表彰活动推动了“小手拉大手”的开展,为“三结合”教育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促进学校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家长们纷纷表示今后要继续支持学校的工作,配合老师把孩子教育好。

四、注重实效,提高办学效益

我校“三结合”教育活动的开展注重实效,不走过场,各班通过这些活动切实解决了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让家长体会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学校对学生行为习惯规范的教育来影响了家庭教育、社区教育。

从开展活动到目前为止,全校有1186人次获单项奖,有260名同学获“新三好”荣誉。55位家长被评为“优秀家长”。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脏话少了,日常行为规范了,同学们都能用“新三好”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家长们也认同“新三好”的评价体系,并且平时也用“新三好”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同时也影响了一些家长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打麻将的少了,关心孩子学习的多了;说脏话的少了,讲文明语言的多了;不管不问的少了,与老师联系的多了;埋怨学校和老师的少了,理解和支持学校工作的多了。

对孩子的关注和培养不在是学校单方面的培养和教育,而是一个多层面的群体,是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构建的一个高效、具有亲和力的教育平台。“三结合”教育活动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使其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为我校的创新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ytyaosen.cn/yifenyiduan/26733/